揭阳市教育工作简报2018年第6期(补齐短板抓突破 强势推进促发展)创先专刊
〔创先专刊23〕
补齐短板抓突破 强势推进促发展
惠来县自启动教育“创先”工作以来,在经济底子薄、教育基础差的情况下,迎难而上,强势推进,投入“创先”资金2.39亿元,着力推进中小学校舍改扩建、学历提升、师资培训、信息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补短板,抓突破,取得了明显的工作成效。
一、着力抓好强师工程
一是充实力量。惠来县今年新招录教师290名,有效缓解了本县师资紧缺和配套不均衡的问题。同时,鼓励并组织345名县域教师到边远地区开展支教帮扶活动。二是提升学历。出台了《惠来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提升实施方案》,对参加学历提升的教师进行大力补助,今年初已有近500名学前教育教师报名参加大专学历层次提升,已有1000多名中小学教师参加本科以上学历进修。三是加强培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师资培训,邀请著名教育专家为该县中小学教师开展培训,组织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全员培训,全县派出9批中小学校长、副校长及中层干部共251人到深圳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接受培训,到省和市学习的学校领导及教师共134人,显著提高了学校领导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四是加强交流。积极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建立健全教师交流轮岗激励机制,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14年以来,交流轮岗的中学校长和教育组长22人次、教师600多人次。五是提高待遇。及时落实山区、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目前全县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学校教师补贴平均每人每月已增至903元。
二、着力抓好改薄工程
经过全面调查摸底,全县分别编制了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规划和薄弱普通高中改造规划,并扎实推进改造项目建设。今年,惠来县规划改薄项目学校56所,投入6934万元,目前所有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力争今年底全面完成改薄任务。
三、着力抓好信息化建设工程
分期分批补充设备设施,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学教育装备水平。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委托第三方服务公司,为全县做好互联网带宽高速接入,建设学校门户网站及学生个人空间等多项有关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互联网+智慧教育”信息平台的建设,为实现智慧教研、智慧课堂、智慧学习、智慧互联、智慧校园等教育信息化应用,依托区域教育云为教育系统提供统一共享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与应用服务,为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学习、教研、研修、管理等方法的创新提供一个基础服务平台。目前,中小学宽带接入比例达到100%,城镇中小学接入带宽不低于500M、其他学校不低于100M的学校占比8%,教师专用教学用终端配备率100%,达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教师的占比80%,中小学校网络多媒体教室占总课室比例占71.6%,教师拥有个人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的比率60%,初中以上学生拥有个人实名制的网络学习空间的比率18%。在不断完善多媒体设备的同时,注重全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除了集中定点全员培训,县教育局还深入各校加强指导,有效提高教师信息化水平,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的效益。
四、着力抓好内涵提升工程
一是实施学前教育普惠性工程。推进第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的实施,千方百计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建立民办幼儿园帮扶机制,实现公办、民办幼儿园共同发展。首先是督促幼儿园对照省规范化幼儿园标准,改善办园环境,增添设备设施,逐步提高规范化幼儿园的达标率;其次是积极鼓励在岗而学历未达标的幼儿教师参加业余大专学历进修;同时要求民办幼儿园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槛,招收一定数量的大专生;再次是积极动员民办幼儿园申报普惠性民办幼儿园,逐年提高全县普惠性幼儿园的比例,目前省规范化幼儿园覆盖率达到67%,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园覆盖率达到70%。 二是提升高中阶段教育品位。全县现有普通高中学校8所,其中优质学校已达6所,占比75%;2所薄弱普通高中改造已全面完成,正在着手申报市一级学校。三是积极推进教育特色化。加快完善现代化学校制度建设,实现“一校一章程”,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和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重视学校个性化发展,开展“一校一品牌”活动,大力推进“一校一特色”工程,建设一批特色学校。目前,全县已申报全国足球特色学校7所,广东省足球推广学校7所。四是实施科研促教。注重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健全教育科研机构,增加教研经费投入,组建全县中小学教研中心组,一年来,全县共立项13个市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135个县级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其中市级课题《中小学公民责任感教育的实践研究》已结题。加强国际化交流前期调研工作,今年在县分管领导带领下,县教育局长、惠来慈云实验中学校长于今年5月份到新西兰学习考察,初步了解国际先进地区的办学理念与模式。